您现在的位置: 川乌 > 川乌入药 > 正文 > 正文

关于ldquo是药三分*r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4/20 19:11:47
白癜风可吃什么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78367.html

古人云:“是药三分*。”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投药石,同样亦会发生*副作用。

中药*性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性指各种中药的偏性;狭义的*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在先秦时期的文献,已有不少关于*性、*药的记载。《*帝内经》首次将*性作为中药的性能之一。其后,《神农本草经》根据“*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而且明确指出,*性与四气、五味等一样,属于中药的性能之一。此后,历代本在各药之下,多标示其有*、无*以保证用药安全。

西汉以前,“*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令,聚*药以供医事”的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说明在当时*、药字,常并用连称。“*”的含义是广义的,是指各药的偏性。这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同时也说明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还不能很好的把握。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提出了有*、无*的区分。该书在序例中曰:“若用*药疗病,先起如季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素问·五常*大论》云:“大*治病,十去其六;常*治病,十去其七;小*治病,十去其八;无*治病,十去其九;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从*药并称到有*、无*的区分,说明人们对*性认识的进步。

前人往往是以药物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无*及*性大小的。有*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剂量接近或相当,临床用药时安全度较小,易引起中*反应。无*药物安全度较大,但也不是 不会引起中*反应。人参、艾叶、何首乌等都有产生中*反应的报道,这与应用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药三分*”,因为药物不是一个人生存必需的空气、水源、食物,而只是用来克服疾病用的。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而这个偏性对证,就不是*,不对证就是*。“病之当服,附子、大*、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中药治病的原理就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让人体的阴阳重新达到平衡。

*性反应的产生与药材品种、储藏、炮制、配伍、剂量、剂型、使用时间长短及患者个体情况、证候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使用有*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严密控制,以避免*性反应的发生。

有*药物的偏性强,但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古今根据“以偏纠偏”、“以*攻*”的原则利用某些有*中药治疗恶疮肿*、麻风疥癣、癌肿癥瘕等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近代应用砒霜治疗白血病,获得了肯定的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神农本草经》认为丹砂无*,且列于上品之首;《本草纲目》认为 无*等。为此,我们在借鉴古代用药经验的同时,也要重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及临床报道,以便更全面地认识中药的*性。

现代所言的“*性”,大多指狭义的概念,即对机体的损害性,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用*性药品管理办法》,其中规定的*性中药管理品种:砒石、砒霜、水银、生 、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 、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生藤*、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这些都是从狭义*性的观点而立论的。

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药物中*诊断和解救方法的记载,其中包含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不但要继承前人经验,而且应该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已取得更好的解救效果。“是药三分*”,疾病“三分治,七分养”的道理。合理用药是关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wua.com/cwry/7200.html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川乌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6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