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因其主要产于四川而得名川乌,以个头大,质地坚实为佳品。川乌的性味辛、苦,热;有大*。归经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由于其巨大的*性,一般炮制后才能使用。另外在中药禁忌中,要注意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虽然有*,然而只要炮制得法和用量适宜,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常为医家所遣用。
雷公像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的冬天,
彭城东头的雷家药铺门前,
抬来一位面色苍白、
呼吸缓慢、浑身抽搐的中年病人。
雷公诊断此人药物中*,
家属说他常下湖捕鱼,
感受风寒湿邪,
浑身关节酸痛,
经常服用中药,
并说配的中药方中有乌头。
于是雷公急唤伙计
取来甘草、生姜、绿豆,
熬成浓汁急灌下,
过了没多久,
病人渐趋平稳,
中*症状随之消失。
雷公不禁感叹到
不经过加工的中药能把人*死。
一天,雷公拿着一块乌头回家,
路过好友开的豆腐店,
他顺手将生乌头放在豆缸旁,
便与好友喝起酒来,
不知不觉,喝到日落西山,
雷公已处在醉意之中。
回到家,
雷公才猛想起放在豆缸旁的那块生乌头,
一旦掉入豆缸内,
后果不堪设想,
急派人到豆腐店四处寻找那块乌头而无着落。
主人说会不会混在豆腐中一起煮了呢?
伙计在锅中打捞了半天,
果然取出了乌头,
此时乌头颜色已变白许多。
雷公将与豆腐同煮过的乌头,
切片晒干,
试用了几位风湿痹痛病人,
果然*性大减,
于是他确定了制川乌的办法:
用清水漂泡5-7天,
每日换水2-3次,
滤干后以10斤生药加豆腐2斤同煮,
煮至无白心后捞出切片晒干就无*性了。
”
文案:佟常青
编辑:涛涛
参考文献:中医趣话陈书秀编著哈尔滨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