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中药“附子”最早是四川的一位老道士发现的,老道士炼制丹药的时候加入这种植物后效果竟然非常好,但此物有毒,用量不好控制,老道士担心自己年事已高,于是收养了一个孤儿做徒弟,把自己的医术传给了这位小道士,小道士很聪明,通过自己不断努力研究制药变化,不单用量很容易掌握,炼制丹药的效果更好了。后来师徒俩把这种新药的识别和炼制方法无偿传授给周围的人们,帮助了无数的穷人。人们误以为这对师徒是父子关系,就把这种新药称为“父子药”,后来谐音传成了“附子”。
材料
制附子20g、生姜30g、猪脚一个、花生冬菇料酒适量。
做法
猪脚剃干净毛后,洗净斩件飞水再过一遍冷水;制附子洗净浸泡15分钟后小火先煮1小时,再加适量纯净水和料酒与洗净的花生冬菇生姜一起倒入瓦锅慢炖3个小时即可。
功效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按不同加工方法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三个规格,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盐附子则需要再用甘草、黑豆炮制后以“淡附片”入药。饮片呈纵切片,上宽下窄,外皮褐色、切面半透明,有纵向导管束;质硬、断面角质样,口尝无麻舌感。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亡阳欲脱时急用生附子回阳救逆;寒湿在脏者以炮附子温阳逐寒。乌头的母根是川乌,与附子虽为一本所生,但川乌较附子更加偏辛温雄烈,逐寒止痛之力更强。故对于发作性疼痛或剧烈疼痛属沉寒痼冷者,常选用川乌。乌头类中药毒性巨大,使用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附子毒性比川乌小且因“附大根而旁出”逐渐被重视成为其替代品解决需求。炮制后的附子毒性已降低,不过煎煮上要求先煮1小时。附子炖猪脚温阳补血、强筋健骨,对于腰膝酸软、阳痿、关节疼痛者效果特佳。
温馨提示:此药膳谨遵医嘱,切勿自己使用且不可长期食用,食用期间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文/药学部黄楚燕主管中药师
校对:楚惠
编辑:梁韵怡复核:潘钰桦
责编:王爔晨
审定:刘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