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冲通讯员林轶男歌伴舞、独唱、群舞、越剧、武术表演、穿汉服笋娃讲竹乡故事……精彩的展演,让市民游客们大声叫好!4月13日,以“西瀛有约,竹梦共富”为主题的象山(西周)第三届竹文化旅游季在儒雅洋村拉开帷幕。据介绍,本次竹文化旅游季为期两个月,将融合竹乡民俗、农家笋宴、千年古村和非遗研学等多重元素,全面展示大美西周、魅力竹乡的美好画卷。现场,发布了“悠游西周”文旅地图。地图从“儒雅文韵”“红色清风”“醉美山海”“美食探秘”四个篇章,介绍西周镇的自然山水、非遗传承、红色历史和特色美食等文化旅游资源。值得一提,在非遗和旅游融合方面,象山县西周镇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模式赋能共富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活动现场还为象山福忆食品小作坊、象山翔园点心手作坊进行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授牌。 据了解,近年来,宁波象山全县统战系统依托网络宣传、直播服务、电商产业等领域的优势,为周镇创新探索共富途径,讲好美丽乡村文旅故事。象山简舍知秋竹刻馆馆长朱宏苏等8位,被授予“乡村文旅推介大使”称号。同时,象山县西周镇通过镇村联营、村村抱团、村企共建等形式着力打造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共富工坊,西望田园共富工坊、稻渔共生共富工坊、爱心车间共富工坊等被授予西周镇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工坊。宁波象山县西周镇以山林湖海资源为依托,深耕儒雅文韵,推出非遗美食,培育“西瀛集市·有竹生活”等文旅品牌。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首场西瀛集市活动,以竹会友,不仅有竹根雕、竹刻、竹编等非遗展示,好运套圈、蹴鞠颠球、投壶取巧等富有趣味的游玩打卡,还有笋团、米馒头等口颊生香的美食体验。记者注意到,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党委书记吴跃在活动现场开幕式致辞中,分别从寻根文明、寻味舌尖、寻找生活共三个方面作了富有诗意的文旅资源推介。“寻根文明,西周值得长长奔赴。”吴跃表示,“耕读文化”和“禅修文明”在此交融,5.6万平方米、29处明清传统建筑星罗棋布、不可胜数,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儒雅古村处处流溢着厚重历史与沧沧文化;佛教圣地、千年古驿、何氏故居,每次奔赴都能感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寻味舌尖,西周值得细细品尝”。吴跃说,软糯甘甜的米馒头、香醇绵长的“云雾茶”、鲜香味美的笋团、外酥里嫩的月饼、看尽繁花的船王川乌等,既养眼养心,又爽口爽胃,情感上有倾心牵绊,味觉上便有难忘记忆。山水交融、曲溪通幽,“轻煮生活慢煮茶”的人间烟火,处处展现着西周自然的灵动、人文的脉动和发展的律动。吴跃还表示,寻找生活,西周值得慢慢感受。漫行于安澜段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观赏“海天一色水生烟”的波光粼粼;流连于云蒸霞蔚的东搬山顶,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气魄;徜徉于“日月同辉”的蒙顶山尖,感受“暂作神仙天地间”的逍遥自在;游曳于沁人心脾的万亩竹林,捕捉“依山伴月眠,如梦水云间”的悠然惬意。此外,文旅部门、院校和文化界的专家,以及文旅投资企业、旅游运营企业的大咖集聚一堂,在儒雅洋村还展开了“竹林论剑”象山西周文旅产业发展主题沙龙。与会专家从项目投资开发、运营管理、艺术乡建和文旅软实力提升领域为西周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据悉,近年来,宁波象山县西周镇通过竹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打造升级“旅游+”竹文化品牌,增强了西周竹文化辨识度,融出了乡村好光景,激发了共富新活力,也走出西周竹乡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部分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wua.com/cwpz/1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