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别害怕,说到毒或者毒药,很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今天我说的这个“毒药”确实治疗类风湿的“神药”。
实际上中医对“毒”的认知,与现代我们所熟知的有所不同,这个毒可以说是我们风湿病患者体内的浊毒、邪毒。
也有我们治疗类风湿疾病时所应用的药物,“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可以说是中医对药物和药物的毒性最早的认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首先来看看“毒”药。
中医理解的毒实际上就是药性,通过药物的偏性来纠正失衡的人体,从而恢复平衡,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
根据不同的药性,毒还被分为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
这个毒我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来理解:
有毒成分非有效成分
例如我们熟知的苍耳子和半夏等,它们中就含有无治疗作用的有毒成分,我们就可以通过炮制或配伍将其有毒成分中和,防止中毒。
有毒成分为有效成分
这种情况需要我们通过药物的毒性来治疗疾病,例如治疗类风湿疾病中常用的,含有乌头碱的植物、雷公藤、虫类、蛇类药物。
如果我们将其有毒成分去除会导致其药效丧失,直接使用又会引起中毒,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炮制和配伍降低毒性,保证一定的药效。
真实案例
前段时间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她是一个退休教师,她确诊类风湿已经六年了,平日里也通过系统的西药治疗,病情控制得较为稳定,偶有复发,为了控制病情患者也经常自学中医理论知识。
前些天她报了个旅游团登山旅游,恰逢旅游目的地前几日降雨,山中阴冷潮湿,再加上爬山劳累出汗,回家就感觉双膝关节疼痛,自己吃了一些药也没见症状改善,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这里。
我为她进行了检查,发现她的双膝关节红肿,触摸有些发凉,关节活动度下降,晨起关节还会发僵,舌苔淡薄白,脉沉细,我为她开出了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
患者一听有川乌,赶紧问,川乌不是一个毒药吗?怎么给人看病还用毒药呢?
我给她解释说中医上这个有毒和现代的有毒认知是不一样的,另外这个川乌都是经过炮制处理过的,在用法和用量上都是非常严格的,并且嘱咐患者,用药时川乌要先煎三小时后再下其他药物。
患者回家服用了一周再次来诊,症状都大幅度减轻,只有轻微关节活动受限,我又在原方上进行调整加大了黄芪用量,在随后的治疗当中,患者症状大幅度改善,未见复发。
乌头汤可以说是治疗类风湿等疾病的经典代表,也是应用“毒”药治疗疾病的代表该方出自《金匮要略》,主要针对关节的屈伸不利。
张仲景是灵活运用乌头、附子的始祖,其有记载的相关方子不下30条,那这个方子为什么不用附子而是用乌头呢?
主要还是看中了乌头的力量,其中川乌力猛气锐,内达外散,能利关节,通经络,对关节屈伸不利更加有效。
古话说得好,乌头最有用也是最难用的一味药,是因为乌头温燥下行,大开大合,对类风湿关节疾病效果绝佳,但是乌头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相近,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但是这里要提醒的是川乌长于温经止痛,附子长于祛寒壮阳,这也提示在用乌头汤治疗非痛证疾病时,川乌是可以被代替的。
由于类风湿病情多变,每个人的情况和体质各不相同,本文中出现的方子仅用于分享交流学习之用,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私自照方抓药,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如果你正在饱受各种关节疼痛问题的困扰,想通过中医解决,可以找我,我会通过你的情况来为你提供中医合理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多多点赞转发,共同为自己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挺超,岳仁宋,何茗苠,等.基于医案数据挖掘探讨《金匮要略》乌头汤的应用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8(04):-.
[2]宋丙科.《金匮要略》中有毒药物的应用规律和特色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3]潘胡丹,肖瑶,王婉莹,等.传统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J].Engineering,,5(05):-.
[4]毛霞.乌头汤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寒证的关键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0.
[5]陈少珍.乌头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